深圳市联合宠物医院

时事篇 | 女孩脑死亡:狂犬病不可治但可防

日期: 2020-12-28
浏览次数: 1

时事篇 | 女孩脑死亡:狂犬病不可治但可防

最近一直在关注

杭州女孩狂犬病发作脑死亡的新闻

从一开始的重男轻女争议

到后来说辞反转:

说事件可能和狂犬无关

联合君更关注的是狂犬病的科普

我们先来看看整件事的经过

时事篇 | 女孩脑死亡:狂犬病不可治但可防

▲杭州市萧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报


事情的经过经患者家属口述和媒体整理后,病情发展如下:


患者姜某某,女,家住萧山区北干街道,与父母及弟弟共同居住。


➤11月6日晚餐后在家中出现右手发麻感觉,并伴有疲乏、身体不适。


➤11月8日前往医院就诊,13日女孩陷入昏迷状态。


➤12月3日医生宣布女孩脑死亡。


关于这次感染的来源,疾控中心也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部分媒体也根据女孩父亲的口述对感染路径做出整理:


➤3月份捡回一只流浪狗,4月份这只狗出现乱咬犬笼的异常行为。女孩家属将该狗丢弃。


➤5月份领养另外一只刚出生的小狗。


➤9月份女孩的弟弟被狗咬伤,弟弟去打狂犬疫苗时女孩才对家长说自己7月份被家中的狗伤到。女孩说被狗舔了下指甲缝边的倒刺,并没有出血。


➤女孩家属认为时间已经过了很久,并且根据国际认可的“十日观察法”,狗没有出现问题,就觉得女孩没有感染狂犬病毒,因而没有去补打狂犬疫苗。


➤11月份女孩发病,狗无症状。家属将狗放到亲戚家,随后该狗丢失不见。


时事篇 | 女孩脑死亡:狂犬病不可治但可防

医院方透露现在女孩在ICU,脑干功能衰竭,家长倾尽所有,始终没有停止治疗。


时事篇 | 女孩脑死亡:狂犬病不可治但可防

在我们的印象中

狂犬病是死亡率100%的病毒

狂犬病

其实是一种由嗜神经病毒

“狂犬病病毒”

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狂犬病的传染途径有哪些?


1、病毒直接接触粘膜,或者破损的皮肤,可能导致感染。

2、咬伤、抓伤是最常见的途径。

3、对狂犬病动物宰杀、剥皮,偶尔也会造成感染。

4、移植狂犬病死亡患者的器官,会传播狂犬病。


注意事项:狂犬或其尸体不可以随地丢弃或者掩埋。

被掩埋的尸体可能会被野猫野狗挖出来吃掉;已经发病的动物被遗弃后,也可能攻击其他人或者动物,导致病毒继续传播。

所以,一旦发现请尽快联系防疫站处理疫情。


得了狂犬病会有哪些表现呢?


一般来说

狂犬病的潜伏周期为两周到三个月

99%在一年内发作

超过一年很少见


非特异性表现:

低烧、乏力、全身不适等,一般持续2-10天。


特异性表现:

狂躁型:大部分病人都是狂躁型;高度兴奋、恐水、怕风、阵发性咽肌痉挛等,可能会咬人、抓人、流涎、吐沫、多汗、心率加快、血压增高等。


麻痹型:有时候会被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没有典型的怕水、怕光、怕风和声音、大量流涎、痉挛等表现以四肢无力、麻痹为常见症状。麻痹多开始于肢体被咬处,后呈放射状向四周蔓延,部分或全部肌肉瘫痪,咽喉肌、声带麻痹而失音。


被哪些动物咬伤,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高风险:犬、猫、流浪或野生哺乳动物、蝙蝠,受伤后须立即开始处置。


低风险:牛、羊、马、猪等家畜,兔、鼠等啮齿动物,一般不需要开展暴露后处置。若当地有低风险动物发生狂犬病或不明原因死亡则建议及时开展。


无风险:所有哺乳动物以外的动物不会患狂犬病,如龟、鱼、鸟类等。受伤后伤口需进行处置,但无需打狂犬病疫苗。


特例:人属于低风险动物,普通接触无需处置,与狂犬病病人的密切接触按高风险处置。


面对狂犬病病毒

许多人都感到恐慌

更有的人甚至还提议禁养宠物

全面扑杀流浪猫狗

时事篇 | 女孩脑死亡:狂犬病不可治但可防


虽然现在狂犬病毒还未绝迹,但可防可控,只要有预防意识和狂犬病常识,自己也能有效排除狂犬风险。


最怕的就是像新闻中小女孩一样,几个月前被狗狗咬伤“未予重视”,不仅没有告诉父母,而且没有处理伤口,没有就诊,更没有及时注射疫苗,这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事实上,提前为狗接种犬用狂犬病疫苗是更经济有效的预防狂犬病的方法。


那么,如果被咬了

应该做出什么措施呢?


哪种情况需要接种狂犬疫苗?


如果被咬了或被抓伤,首先是伤口处理。一旦被犬只或其他温血宠物咬伤,应该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并以肥皂水或碘伏、酒精消毒伤口。


其后,要做的就是判断伤口的咬伤级别,一般根据严重程度将狗咬或抓挠伤的暴露分为3级,确定暴露程度,然后再据此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时事篇 | 女孩脑死亡:狂犬病不可治但可防

I级暴露:与动物仅有普通的接触或喂养动物,以及被舔的皮肤部位完好的情况,属于I级暴露,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


II级暴露:如果皮肤被轻咬或者仅有轻微抓伤或擦伤而无出血,则属于II级暴露,需要立刻对伤口进行处理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III级暴露:如果皮肤被咬伤或抓伤有出血、皮肤破损的伤口被舔、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时,属于III级暴露。此情况下,在伤口处理之后、疫苗接种之前,还需要在伤口周围注射抗狂犬病的被动免疫制剂。


十日观察法

时事篇 | 女孩脑死亡:狂犬病不可治但可防

那为什么“十日观察法”

在这里并不管用?

女孩的父亲是知道十日观察法的

但是却做出了错误的理解



很多人都以为十日观察法是要在10天后狗死亡再去打疫苗,女孩家属也是同样的想法。


但是,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在暴露之后,需要第一时间去打狂犬疫苗!

时事篇 | 女孩脑死亡:狂犬病不可治但可防

在接触后的十天内,需要按部就班的去打针,根据不同的打法,10天内要打2~3针狂犬疫苗。

10天之后,要根据动物是否健康再决定是否要注射后面的疫苗针剂。

这才是十日观察法的正确做法。


注意事项:

①10日观察法只局限于“家养的狗、猫和雪貂”。

②还要考虑当地流行病学情况以及伤口类型暴露程度等等。

③如果正处于狂犬病的高发地区,或者被咬伤头颈部这些位置,就建议马上开始免疫治疗。

④在10天观察期间,必须继续采取预防措施。如果动物经证明未患狂犬病,可以停止治疗。如果不能,则应完成整个预防程序。


打过狂犬病疫苗,再次受伤怎么办?


如果前一次受伤后已经全程接种了狂犬病疫苗,则再次受伤后不需再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而需要根据再次受伤距离之前接种完的时间来决定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剂次数。


再次受伤发生在全程接种后的半年内:不用再次接种狂犬病疫苗。


再次受伤发生在全程接种后的半年到1年内:于第0天、3天各接种1剂,共2剂。


再次受伤发生在全程接种后的1年到3年内:于第0天、3天、7天各接种1剂,共3剂。


再次受伤发生在全程接种后的3年后:应当再次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


平时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给家养猫狗定期接种狂犬疫苗;

✦家养宠物外出、流浪后有明显伤口及时观察;

✦避免接触、挑逗精神状态异常的流浪猫狗;

✦若收留流浪动物一定及时打针;

✦被野生动物,如狼,獾,蝙蝠等咬伤也要及时送医,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蛋白。



最后

联合君要提醒大家

在重视的同时

尽可能科学的了解相关知识

不信谣,不传谣

与其惊慌失措

不如做好防控措施,防患于未然


关闭窗口】【打印
分享到:
Copyright ©2005 - 2013 深圳市联合宠物医院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地址:深圳市龙华新区民治街道办民治大道水尾二区12栋

电话:18126094103




电话:18126094103

传真:+86 0755-2788 8009
邮编:330520
  • 点击扫描